清明节的日记【优秀14篇】

发布时间: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其内容的载体,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清明节的日记 1

4月4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坐火车去潜江给我爷爷上坟,等到了那,爸爸妈妈和我分别给爷爷磕了三个头,然后,爸爸把纸钱放在地上,准备给爷爷烧纸钱,爸爸把火点燃后,我们就开始烧了,我们把纸钱一张张地放到火里烧,想起爷爷在世时对我的好,我忍不住落泪了。

爸爸点了几根香插在墓前,我问:“爸爸,你为什么要把香插在墓前?”爸爸说:“因为坏人要偷爷爷的钱,所以点几根香,坏人就进不去,就偷不到爷爷的钱。”

最后,爸爸拿出鞭炮,把鞭炮点燃后,我们就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家去了。

清明节的日记 2

拜祭先人是孝敬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尊敬先人和怀念先人,敬仰先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一种礼节,这个时候是个传统的忌日,纪念先人,是看望先人的一个最好的时间。

清明节的时候,好多人都会来到先人的墓碑前,献上花朵,献上祭品,献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和叔叔,爸爸,还有我的小弟弟们来到这里,纪念先人的离去,纪念先人的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些小雨把人的心情勾了出来,用一种怀念的心情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这个让人敬仰的先人的墓碑前,述说自己的心声。看望先人其实是非常必要的,想想过去,想想以前,没有先人们的培养,哪里还会有我们的现在的生活。

没有先人我们将不付存在。清明节这样的一个日子能体现出的是一种拜祭的最适合日。清明节这个日子是给先人一个与我们互相沟通和互相探望的一个机会。清明节这个日子让先人们安心,让后人们进进自己的孝心,让后人献出一种敬仰和孝敬。这样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万事孝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最前面,才可以拥有很多的做人的标准,才能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孝敬的人。

清明节拜祭的日子,是纪念先人的离别,是纪念先人们的一个节日。

清明节日记 3

今天是传统的清明,我们一家回家乡祭祖。一路上下着蒙蒙细雨,路高低不平,终于到家乡了。家乡里的人已经做好了饭给我们吃。饭后,大家都去祭祖了。

祭祖的路上,大家都拿着祭品;有的人拿着香、蜡烛和炮竹,还有的人抬着一只油腻腻的乳猪。我怕草丛中有蛇,于是我就拿着一根竹子,准备打草惊蛇。

大家在祭祖时,有的在烧祭品;有的在除草;还是的`在点燃炮竹。炮竹声在山间回荡着,散发出来的烟好像一层层厚厚的白雾。

祭完祖,我们就回家了,我又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清明。

清明节的日记 4

今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祭拜和扫墓的日子。我和爷爷。爸爸等人一起去扫墓,我们带了酒。食物。水果。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和水果供祭在亲人墓前,在将酒洒在亲人的墓上,然后再把纸钱用火烧成灰,为亲人的坟墓上增添新土,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我们吃掉了供祭在亲人墓前的食物和水果就回家了。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怀念已过逝亲人的习俗依然盛行。

今天,我真怀念我那些已过逝的亲人啊!他们的`长相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清明节的日记 5

4月4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节,放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扫墓。一早起来,就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坐上了33路公交车,我在靠窗户旁边坐下了,一路上我东张西望,感觉什么都很稀奇。哇。路边的田野里到处都是黄灿灿的油菜花,美丽极了。还有绿油油的稻田,还有开满粉红花的桃树,雪白花的梨树,风一吹,满车飘香。乡下的风景真美空气真清新啊。

不一会儿,到了老家,我和爸爸一起到小卖部买了一些花灯,纸,假钱,鞭和亲人们一起到墓地,一路上真热闹,都是一家一家的人,他们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争先恐后的来到墓地。墓地里远远的看去灯火辉煌,像夜上海。来到墓地里,有的人在给离开我们的亲人们烧香,有的人在烧纸,有的人在放鞭,有的在磕头许愿。他们都是在怀念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们,跟他们说说自己的愿望和思念他们的心情。

我们祈祷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能够生活得开心,希望他们能为我们活着的人带来平安,幸福,健康。这个风俗习惯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清明节日记 6

清明节这几天街头巷尾都已经摆放起一堆堆庄严肃穆的花篮,与平日不同的就是,在花篮上多了一个“奠”字,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清明节快到了。

不知是先人们预测灵验还是上天有意找个潮湿的季节来搭配这潮湿的心情,今天早晨天空一直被阴霾笼罩,我不禁顺口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可热闹了,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有的为亲人扫墓,有的'为朋友扫墓,鞭炮声,说话声,交成一片。但是总比以往缺失了什么。大家的脸上荡漾着的笑容,那么的不自然。万般思绪涌上心头?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纸钱、纸被子、纸衣服、纸鞋子、红烛等物品。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可有意思了,找到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或在坟上增加新土,除去杂草或不适合在坟上生长的树。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不一会儿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扫墓时,人们携带纸钱等重要物品,将花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纸被子、纸衣服、纸鞋子等焚烧,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然后是祭祀,这不仅仅是为了寄托思念,还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亲人的爱。

清明,又是一年清明。无尽的悲伤都化在这蒙蒙的细雨之中,承载着思念的心情,落向大地,撒给那些逝去的亲人,这样悲痛的心情,缠绕于心中,久久的,不散……

清明节日记 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今年的清明节阳光明媚,爸爸带着我去上坟。

到了山脚下,我们走路爬上山,山上的小路弯弯曲曲。到了山上,奶奶把青团跟面条摆在了桌子上,静静地等待祖公婆吃饭。下山时我跟我的朋友小雨去小池塘捉虾,我轻轻地把手伸进水里,小虾吓的'东躲西藏,小雨跟我追的满头大汗,终于我们捉到了许多小虾。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回家了。

清明节的日记 8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准备做青团,一个个圆圆的青团,就表达了我们在清明时的团团圆圆。

做青团的第一部就是准备好做青团的材料,那就是地莓和糥米粉,地莓要摘新鲜的,糥米粉也是要上好的。先把地莓洗净放入水中煮一会,再将地莓剁细和糥米粉用水匀均地混合在一起。青团的美味主要来于它的馅料,要是馅料好吃,那青团也就好吃了。瞧,我家的馅料中就有肉末、胡萝卜丁、豆腐干碎、面丝、笋丝、虾皮等一类的蔬菜,再将它们炒好。

开始动工了,我从大团的面团中扯下一小块,可是面团实在太粘了,似乎不愿和姐弟们分离,我只好使出浑身解数,用力一拉,出来了。怎么做呢?是不是像玩像皮泥似的,搓圆再说吧!可下面我不会了。看妈妈怎么做,再说——

只见妈妈揉成一个小球,然后从中心戳出了一个小洞,再从中扩大做到能包多一点的馅料为止,尽量大,尽量圆。然后,猪肉丁、面条丝、豆腐干碎,胡萝卜等一股脑儿添加进去,把口子用手沿着轮廓往里缩,从边缘慢慢往上面修补,尽量变圆,变薄,直至把馅料完全包在面团里去了,轻轻地按压顶部。如此,这样一个青团就完成了。

看着妈妈得心应手地做了一个,我也一心而试,照着妈妈的方法慢慢地做了一个,虽不是太成功,青团的一边露了馅,但也小有成就感,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秀一下我的小知识了,在青团蒸煮中,只要青团不粘手,那这个青团就可以吃了。

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取得的成果就是的财富。这个清明过得蛮有意思的!

清明节日记 9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我感慨万分!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每年的清明我的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外婆、外爷去扫墓,今年也照例会去扫墓的,我也放假了,准备和他们一起去祭祀!

清明节日记 10

每一年到这里扫墓总要清理杂草或疯生的竹子,原因是草生长的速度最快,即使今年烧了明年也会再长出新的来,这也是人们在写有关于“顽强的。生命力”这一主题的文章或是诗篇时,总要选择草为描写对象的原因吧。今日来的大人较多,所以小孩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旁边站着罢了,无论是除草还是搬杂草去扔掉,这些活都让大人给做了。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俊桐就是因为想要用镰刀割草而伤着了手指,所以看到这,大人更不放心让孩子随便使用镰刀之类锋利的东西。

真惨,俊桐的伤口挺大的,一条长线,血淋淋的。俊龙哥拿纸巾给俊桐包扎伤口,由于没人带创口贴来,所以爸爸只好拿一个袋子,把它撕开,撕下一条来,替俊桐把伤口包扎好。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一定会痛得直哭。但是俊桐并没有一丝痛苦之意,反而笑哈哈的,这也让大家放下了心,多坚强啊,俊桐,好样的!如果现在让我评选“阳光少年”,我第一个选他,俊桐的坚强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今日不用像前天一样爬山了,今日走的是平平坦坦的路。周围全是山,我们在野草之中穿行,大人们在坟墓前清理杂物,我们则跑去别处采野花、追逐、玩耍。什么活也不用我们去干,我们尽管玩,痛痛快快、无忧无虑地玩,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时而吹来阵阵暖和的风,令人心旷神怡。等玩够了,要插香祭拜祖先时才停下来。

清明节的日记 11

今天,我们去了墓场,为我去世多年的奶奶扫墓。

上午七点,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拜祭的祭品,坐着叔叔的小车向奶奶的墓场走去,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就来到了兴宁刁坊洋窝里。下了车便朝着奶奶的墓地方向,翻过一座高山,走过一片森林,最后到了奶奶的墓前,只见墓前长满了高高的野草。爸爸拿起锄头锄草,虽然很累,但爸爸仍坚持着。可见爸爸是多么牵挂着去世的奶奶阿!锄完草后,我们就插蜡烛、摆盘果、烧纸钱、放鞭炮……

当我还未从鞭炮声中回过神来,爸爸的手搭在我的肩上说;“宇浩,快过来跟奶奶说说自己的心愿吧。”我走到墓前,双腿跪下,两手并合,眼里闪着泪光说;“奶奶,虽然您去世多年,但我们依然牵挂着你,回忆我们在一齐度过的快乐时光。您就像与山同高,与水同流,与天同大。奶奶,您在天之灵,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快乐!您安息吧!”我用纸巾檫去眼泪,然后把一束鲜花插在奶奶的坟墓上,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望这郁郁葱葱的树木,自由自在的小鸟,各式各样的白云,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我轻轻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里。

我将永久记住这个清明节!

清明节的日记 12

清明节放假三天,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爸爸政和老家,给我从未见过面的爷爷扫墓。这是我第一次回老家,早上8点多就出发了,中午先到福州接我奶奶,然后再继续出发。整整一天,都在路上跑,还好现在高速公路直接通到家门口,到老家已是傍晚5点多了。老家的亲戚太多太多了,什么大爷二爷,大伯三伯的……我的脑袋都快晕了!吃晚饭的时候很热闹,大人小孩约有七八桌,每一份菜量都那么地多,香喷喷的。大家还在吃饭的时候我自己在院子里学会了拉板车,前进、后退、转圈,发觉拉板车比吃饭要好玩的多!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高速宾馆,环境很好,我们都很开心!

要上山给我的爷爷扫墓。带上柴刀、锄头,一行七八个人出发了。因为平常都很少回老家,所以对老家的路都比较陌生。到了山上,由于整片山头种果树被挖过,所以爸爸伯伯他们要在前面先开路,我和楷轩姐姐一起在路口帮一个老奶奶采茶。第一次才知道茶叶是怎么采的,我背着个竹蒌,边采边往竹篓里放,看着竹篓里茶叶越来越满,我好开心,不过,采的`好累人啊!

山上还有一大片竹林,地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竹笋,竹笋边上还长着许许多多的蕨菜,我和妈妈一起采蕨菜。爸爸他们开完路时间已经挺迟了,我和姐姐、妈妈先下山。

爸爸老家有一条小河,整条河里都是五颜六色的大小鲤鱼,大的有十几斤重,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村里人都把这些鲤鱼当作通人性的鱼神,没有人会去抓它们。

7号早上,我们要离开爸爸老家,回妈妈尤溪洋中老家了。外婆姨姨她们都在等着我们。洋中还有我最爱最爱的板鸭,外婆早就为我备好了,等着一到就可以开吃,谢谢外婆。下午我们又从洋中出发赶回厦门了,当然临走不会忘记再带上几只板鸭,哈哈哈!

虽然路途很远、很累,不过我们都很开心!

清明节日记 13

四月,清明,几分阴冷,就好像是储蓄了好久,一瞬间,涌了上来。

家乡的清明,是淡淡的绿,不似洛阳城的金红一片。门前,有点发蔫的墨绿色柳枝散发着轻轻的'香气,枕边的艾草露出了嫩绿的脸颊,蔚蓝的天空里,游离于白云之间的风筝,似乎也是那样的绿。

于是,在这淡淡的飘动着的,亦或是摇曳着的绿里,和着细细的雨丝,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静了下来。

雨,刚刚下过,泥土变得湿润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后,在这泥泞的小丘上走着,终于来到了坟头。爷爷拿出两张又白又长的纸条,用砖压在坟头上。接着,奶奶把纸祭品拆开,分给她的三个儿子,还叮嘱着哪些东西应该放在哪里烧。

然后,把香递给小孩子和几个儿媳。香一枝接着一枝被点着,顿时,小山丘上烟雾缭绕。紧接着,奶奶开始请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里顺顺利利,大家都闭上眼睛,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蜡烛。那些平时调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静,学着大家的样子。

上过香,烧过纸,请祖宗吃过饭,放过鞭炮后,就结束了。山上,萦绕着无尽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烧猪,切成一块一块 的分给大家,曰:“太公分猪肉。”原本死气沉沉,大家都静默着,没有一丝声响。现在,又回归热闹。小孩子们推推拉拉,争先恐后地抢烧猪肉,大人们则在一边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还像以往一样,紧紧地贴着门,艾草的香气溢满了整间屋子。屋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变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乡的清明。

清明节的日记 14

4月4日 晴 星期六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带我去永安公园春游。我带了许多东西有苹果·火腿肠·香蕉·薯片·汽水可乐等等……

到了永安公园,我看到有许多小孩子在放风筝,我看到了一只很漂亮的燕子风筝,它拖着长长的尾巴,我看到很羡慕就想让妈妈给我买。于是我很快就征得了妈妈的同意买了一只蝴蝶风筝。它有着美丽的外表,翅膀上面有很多好看的花纹。头上还有一对小触角。甚是美丽。我开心的又蹦又跳,妈妈看着我笑了笑。于是我就让妈妈给我抓住风筝我拉着线跑啊跑啊。那天风很大风筝顺利的飞了起来我看着风筝开心的笑着,不一会儿我就口渴了妈妈给我拧开了汽水,我喝了一口递给了妈妈,继续抓起来风筝线让蝴蝶飞的更高。

但是不一会儿我的肚子又饿了,肚子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妈妈听到哈哈的笑了起来顺手给我递了跟火腿肠和一包薯片。妈妈替我抓着风筝,我边吃边看着自己放飞的风筝开心的笑着,渐渐的天色暗了下来。妈妈接到了爸爸的电话说要回家烧饭了,我收起风筝依依不舍的回家了。这就是我的清明节开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