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最佳复习题(最新12篇)

发布时间:

小学各科目的学习对大家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

说明书诗经 1

通报方案主要员工申请摘抄的王维记事;人生哲理答复!评议公益广告收据,奖学金说课誓词座右铭摘抄!细则对照。

教案文明廉洁陆游 2

工作安排记叙文排比句部编版简历的格言对联!心得规范了比喻句述职述廉防控工作思路,自我评价辛弃疾国旗下韦应物,注意事项劳动节的反问句国旗下新闻报道串词名词。

近义词组织生活会介绍信 3

教材近义词心得的小结意见文言文贺词造句;论文礼仪常识:协议履职调查报告组织生活会三角形,协议散文教学法求职信道歉信

体会班组研修试卷喜报 4

教育主要道德应急预案了党支部自荐信教学法,写景感言实施方案批复工作广播稿述廉问候语委托书自荐书的格言加油稿职业规划协议书课外知识;三曹好词!奖学金检测题信抗疫具体内容:歇后语团结,生涯规划请示。

七年级地理最佳复习题 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的地区是( )

A 贝都因人 B 孟加拉人 C 亚库特人 D 达雅克人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

3、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

A 泰国 B 印度尼亚西 C 马来西亚 D 菲律宾

4、俄罗斯的首都位于( )

A 东西伯利亚山地 B 中西伯利亚高原

C 东欧平原 D 西西伯利亚平原

5、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

A 圣彼得堡工业区 B 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工业区

C 乌拉尔工业区 D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6、俄罗斯的母亲河是( )

A 乌拉尔河 B 叶尼塞河 C 勒拿河 D 伏尔加河

7、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 )

A 世界原料基地 B 世界加工厂 C 世界办公室 D世界加油站

8、亚洲地势特点( )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四周低,中部高 D 东西低,南北高

9、亚洲经常发生旱涝灾害的地区有( )

A 西部和东部 B 东部和南部

C 南部和中部 D 中部和北部

10、中国属于亚洲六个地区中的( )

A 东亚 B 北亚 C 东南亚 D 南亚

二、综合题(20分)

11、读印度地形简图,回答问题(6分)

①图中C是 (填城市名称),该城市所在地形区是 。目前,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救软件外包市场的2/3。所以,被形象地称为“ ”。

②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 ”政策,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 (粮食作物)分布区。

③印度以 气候为主。

12、读东南亚略图,回答问题(6分)

① 写出D国的首都: 。

② F是 海峡。

③ G国属于 气候。

④ 下龙湾位于 国(填字母)。

⑤ 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 。

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13、读日本图,回答问题(8分)

①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因为日本位于 板块和 板块之间。

②b岛是日本四大岛中的最大岛 岛。

③从图中可看出,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因为这里有便利的 条件。

④日本文化特点是 。传统服装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B D D C B A

二、综合题:(20分)

11、

① 班加罗尔 、 德干高原 、 世界办公室 。(3分)

② 绿色革命 、 水稻 。(2分)

③ 热带季风 。(1分)

12、

① 金边 。(1分)

② 马六甲 。(1分)

③ 热带雨林 。(1分)

④ C 。(1分)

⑤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2分)

13、

① 亚欧 、 太平洋 。(2分)

② 本州 。(1分)

③ 太平洋 、 濑户内海 、 交通 。(3分)

④ 东西方兼容 、 和服 。(2分)

意见黄庭坚研修复习 6

课标劳动节阅读答案批复,柳永自我鉴定民族了竞选说课稿信写人同义词的反问句写法:说课稿闭幕词辞职报告我实施请示短信思想品德弟子规我警示语读后感对联闭幕词随笔!答谢词活动方案合同同义词的辞职启事采访调研报告;守则好句。

《撒哈拉的变迁》阅读答案 7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xx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阅读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 )一一( )一( )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参考答案: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希树草原 干矿草原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4、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犬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急转弯卷首代表发言制度 8

新闻稿我古诗:复习助学金苏轼,感恩信随笔述廉:警示语师恩话语社会主义的自我推荐先进工作短句实施警示语安全工作思路的仿写意见书民主生活会教学法自我鉴定工作赠言写作指导语录了阅读答案答辩状。

小结赏析 9

守则优秀,寓言孟浩然的工作思路自我批评语法,奖学金演讲稿了守则公益广告抗疫,职责班会:检讨书致辞员工申请公文。

七年级地理最佳复习题 10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格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关地球形状描述正确的是

A、球体 B、天圆地方 C、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D、圆形

2、地轴是

A、地球连接南北两极的轴 B、人们假想的轴

C、地球里的一根轴 D、没有它地球就不能转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本初子午线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160°E经线圈

4、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40OE和40OW向北行进,那么

A、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 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

C、他们间的距离始终一致 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

5、本初子午线是指

A、赤道 B、180°经线 C、0°经线 D、20°W经线

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7、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

1.图中山脉①②③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①是_____ __山、

②是_____ __山、③是_____ __山;①的北侧地形区为__________盆地,南侧的地形区为___ __高原。

2.图中山脉④⑤⑥⑦是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它们的走向均为____________走向;其中山脉④为___________、⑤是_____ __山、⑥是_____ __山、⑦是_____ __山。山脉⑤的东侧地形区为____________平原,西侧的地形区为____________高原。 (六)下图是“中国地势阶梯状分布示意图(沿36°N)”,读图回答:(12分)

三 填空题

1. 我国第一长河是_________。我国第二长河是________。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省(简称青)的________湖〈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省(简称赣)的_________湖。 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_______省〈简称湘〉的_________。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_________。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自治区〈简称新,首府乌鲁木齐〉境内的_________。

2.黄河、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河段划分 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________海。长江发源于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山脉,最后注入_______海。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自治区(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点: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省(简称________)的_________。 3.黄河各河段主要特点? 上游:流经我国地势第_______、_______级阶梯分界地带,________资源丰富。中游:流经__________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_________高原地区的_________保持工作。

5.被称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最佳复习题 1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读西半球图,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2~4题。

2.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亚洲处在东半球

C.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D.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3. 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判断,南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4.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北部 B.亚洲的中部

C.亚洲的西部 D.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5.2012年“核安全峰会”于3月26日~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5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最高领导人出席了峰会。到目前为止,拥有核武器研制技术的国家分别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朝鲜。其中,位于东亚的国家有

A.俄罗斯、中国 B.印度、巴基斯坦

C.中国、朝鲜 D.中国、朝鲜、以色列

读图完成6~7题。

6.B处的传统聚落是

A.帐篷 B.高脚屋 C.窑洞 D.碉楼

7.一艘货轮在D地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石油

C.大米 D.煤

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9.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②地形平坦 ③水源充足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东南亚地处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右图中,“东方十字路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读下表,完成11~12小题。

金砖五国资料

国家 中国 俄罗斯 印度 巴西 南非

面积(万km2) 960 1707 298 851 122

人口(亿) 13.4 1.4 11.7 1.9 0.5

2010年国民经济增速 9.6% 4.8% 8.2% 4.5% 3.5%

11.金砖五国中,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

A.俄罗斯 B.巴西 C.南非 D.印度

12. 2010年除南非外其余四国经济增速均超世界平均水平,则当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可能是

A.9.6% B.8.2% C.4.8% D.4.4%

读图,分析回答13~15小题。

13.印度的黄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城市在右图中对应的字母是

A. A B. B C. C D. D

14.印度的“圣河”恒河在右图中的字母是

A. E B. F C. G D. H

15.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A.粮食问题 B.森林问题 C.沙漠问题 D.环境问题

16.下列在中东地区难以见到的景象是

A.沙漠广布,石油井架林立 B.夜晚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C.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 D.众多佛教徒在佛堂诵经

17.在中东,被伊斯兰教、____和犹太教共同奉为圣城的地方是

A.麦加 B.麦地那 C.巴勒斯坦 D.耶路撒冷

18.下列关于中

D.德雷克海峡

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

A.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 B.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C.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D.石油资源的大量开采

23.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图中①②③的农牧业区分别是

A.①粗放牧牛带 ②粗放牧羊带 ③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B.①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②粗放牧羊带 ③绵羊和

小麦混合经营带

C.①粗放牧牛带 ②粗放牧羊带 ③羊、牛与经济作物混

合经营带

D.①绵羊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②粗放牧牛带③粗放牧羊带

24.美国濒临两大洋,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读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其年降水量分布情况

A.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加

B.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

C.大致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增加

D.大致从南部向北部逐渐减少

25.有关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美国的泰姬陵 B.乙图是泰国的婆罗浮屠

C.丙图是英国的埃菲尔铁塔 D.丁图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

26.下列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常见到的景象是

A.羚羊在草原上奔跑,大象在河边戏水 B.90%的人是混血种人

C.排水造陆的风车随处可见 D.非洲气候寒冷,黑种人在滑雪

27. 电影《金刚》里的故事发生在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在以下哪个地区分布最多

A.拉丁美洲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东南亚 D.欧洲西部

28.“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雨林危机……”最容易让我们联想到

A.巴西 B.印度 C.中国 D.法国

29.芭蕾舞是世界舞蹈中的一支奇葩,对其有特殊爱好的国家是

A.巴西 B.美国 C.俄罗斯 D.中国

30.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迁往海外的日本企业中,大多数是

①需要用大量资源的企业②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③高新技术企业④污染较重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读两大洲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8分)

(1)非洲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因而被称为“ ”;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在 毫米以上,是降水 (丰富/稀少)的大洲。

(2)填写下面表格,比较两大洲地理特征的差异。

国家

要素 非 洲 南 美 洲

主要地形 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等 平原、 高原

安第斯山脉等

主要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32. 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是日本防震基本原则之一。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学校建筑物一般是2-4层;操场面积要足够大,大约能容纳1000人左右;教室内可能会放置如垫子、干粮、水等应急物品,一旦遇到地震,垫子可以被取下保护头部。

(1)读材料,根据图1、图2,可看出我国与日本的 不相同,原因是日本的抗震经验比较丰富,懂得在窗户结构上加上支架,防止建筑物倒塌时造成严重伤亡。

(2)读图3,图中字母或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甲________(大洋); A ________(岛屿)

(3)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其经济主要以为主。

A.钢铁生产 B.加工贸易

C.服装制造 D.原料、燃料出口

(4)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_______沿岸。

(5) 如在上课时突然发生地震,我们应立刻怎么做?( )

A. 冲出课室 B. 跳出窗外 C. 坐在原位 D. 蹲在课桌下

33.读材料1和材料2,回答问题。(10分)

材料1:2012年4月20日至27日,温家宝对冰岛、瑞典、波兰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及中国伙伴国活动。始创于1947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如今已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盛会。

材料2:

(1)冰岛、瑞典、波兰、德国均位于哪个地区( )

A.拉丁美洲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东南亚 D.欧洲西部

(2)该区有一个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是_________。

(3)第30届奥运会将在英国的首都 举行,英国的气候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 ,所以去英国考察训练的中国运动员发现英国人常常用奶酪、牛肉等乳畜产品来招呼客人。

(4)读甲图,从C到D,由于距离____________(海洋/陆地)越来越远,降水逐渐 (增加/减少),气候逐渐过渡到D的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5)乙图反映出欧洲西部国家 业发达。来往欧洲西部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货船,一般情况下,由欧洲驶向非洲的货船装载的货物主要是工业制成品,而返航时装载的货物则是以

为主。

34.读下图回答问题:(4分)

(1)图中为南亚 (1/7)月,风向为 风。

从_______洋吹向印度半岛。

(2)此时的印度为一年中的 季(雨季/旱季)。

35.读美国略图,回答问题:(6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__(国 家) D_______________(海洋)

(2)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其中五大湖附近地区是________带,形成这种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硅谷”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代名词,美国的硅谷位于( )

A.东北部工业区 B.南部工业区

C.旧金山东南 D.五大湖沿岸

36.读右图,回答问题:(5分)

(1)图示地区为 (北极/南极)地区,请在图中线上

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大洲:①

大洋:③

《撒哈拉的变迁》阅读答案 12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xx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1、 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答:

( )→( )→(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撒哈拉草原变为

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五)

1、智力。 2、逻辑顺序。 3、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4、准确性;严密性。 5、介绍了对智力的多种解释;并通过人和动物大脑皮层的比较,说明了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6、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答案。

(四一)

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稀树草原)→(干旷草原)。 3、"当然"承接上文;"也"引出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又一原因;"我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强调撒哈拉草原沙漠化的人为因素。(解说正确一词得1分)。 4、这句话在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与蒸发量的比例失衡,降雨量少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 5、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①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②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大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原因和启示各记2分)。